做醮

时间:2018-10-01 16:28:01

分类:中国原始文明

又称“度身”或“入录”。畲族祭祖仪式之一。即畲族男子年满十六岁时举行的祭祀仪式。一般认为是始于氏族社会的仪式,具有“成丁礼”之意。多在冬季举行,具体日期由巫师择定。祭祀仪式一般在行祭者家中举行,在厅堂中悬挂祖图,或在神案上立祖杖,列置香炉(平常祖图、祖杖和香炉均由族长保存),祭者高声歌唱,唱后进食,食后再唱,每日吃数十次。由于做一次醮要花费不少人力物力,故自明清以来许多地区已不再举行。有的则规定每家兄弟多人中只许一人做醮,而且是父亲做过醮的儿子才能再做。因此,做醮已变成并非每个男子成年时都要举行的仪式。做醮仪式中陈列香炉数目的不同,具有区别不同姓氏的意义。相传,雷姓以大、小、百、千、万字为行次;蓝姓以大、小、百、千、万、念为行次,较雷姓多一个念字。故蓝姓陈列六只香炉,雷姓五只,以五、六之数分别表示名姓、排行和辈分。凡同姓同辈的男子按年龄长幼大小排行,如雷姓千字辈中年龄最长的人排行为“雷千一郎”依次而下,五代过后,周而复始。少数巫师和族长之类的上层人物通过做醮可以获得当“度法师”及请祖图、做功德、指导醮仪式的权利,因而做醮也成为这些人获得宗教特权的一种途径。

中国原始文明的其它文章:

与本文近似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