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树蛇
时间:2020-04-30 14:16:42
![]() | ||||||||||||||||
科学分类 | ||||||||||||||||
| ||||||||||||||||
二名法 | ||||||||||||||||
Boiga irregularis (Merrem, 1802) | ||||||||||||||||
![]() | ||||||||||||||||
异名 | ||||||||||||||||
Coluber irregularis Merrem, 1802 |
棕树蛇(学名:Boiga irregularis;英语:brown tree snake)是林蛇属下的一种树栖蛇,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和北部沿海、印度尼西亚东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美拉尼西亚西部多个岛屿上。棕树蛇因为入侵关岛并对当地鸟类繁衍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闻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小组(ISSG)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
特征与习性
虽然是树栖蛇,但棕树蛇也会出现在草地和稀疏林地。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其活动范围最高为海拔1,200米(3,900英尺)。 一般在夜间到地面捕食,白天则躲在树冠、空木、岩隙甚至是房檐下的阴暗角落里。 棕树蛇一般体长1~2米(3.3~6.6英尺),蛇身细长可以迅速通过狭小的缝隙。身体颜色从褐色到黄绿色不等,也有带红色斑点的米黄色个体。 可以长期不吃东西。
食物
棕树蛇的食物包括鸟类、蜥蜴、蝙蝠和小型啮齿动物。因此有时也会袭击家禽及笼鸟。
因为缺乏天敌且有丰富的食物来源,入侵关岛的棕树蛇的体型愈来愈大,超过了正常的1~2米(3.3~6.6英尺)。 在关岛记录中最大的棕树蛇可长到3米(9.8英尺)。
繁衍
棕树蛇的繁衍并没有得到深入研究。 雌性的会产下4-12枚椭圆形的卵。 依据气候和食物丰富程度,雌性每年可产卵一至二次。 产卵地点选择在空木、岩隙和其他可以抵御高温和干燥的地点。 某些情况下,雌性棕树蛇可在交配后将受精卵储存在体内数年之久。
毒液


棕树蛇受到威胁时就会变得极具攻击性, 在嘴的后部有两个较小的毒牙,其表面有沟槽。 由于其毒牙并不是中空构造,因此造成咬伤时也只有少量的毒液会进入猎物体内。毒液具有微弱的神经毒性,可能也有细胞毒性。对成年男性影响很小,而儿童会有较强的反应。
入侵物种
1952年棕树蛇突然出现在关岛,原因可能是货船运输。 对棕树蛇来说,这里有丰富的食物来源,并且在当地除去红树巨蜥和野猪之外再无天敌,关岛上的棕树蛇数量开始急剧增加。 造成了许多当地物种灭绝以及数千起断电等事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相当的不便。 而关岛作为西太平洋地区海运枢纽,与其有联系的其他诸岛因此也面临着棕树蛇入侵的威胁。 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专门训练了警犬来搜寻可能藏身于货船上的棕树蛇。 不过虽然如此,还是在威克岛、天宁岛、罗塔岛、冲绳县、迪戈加西亚岛和夏威夷发现了其踪迹,甚至连美国本土的德克萨斯州也有报导发现棕树蛇。 而塞班岛上的棕树蛇已经有了扩张的迹象。
现在关岛上的棕树蛇数量已经开始下降,平均每公顷约有30至50条棕树蛇。 原因可能是食物来源减少及人类捕杀。
数量控制
目前棕树蛇约有2种天敌已被确认,即红腹伊澳蛇和剧毒的海蟾蜍。此外还有55种潜在的天敌。 但因为其天敌本身侵略性较强,因此引入天敌并不是控制其数量的好方法。
除去天敌之外,棕树蛇对薄荷及对乙酰氨基酚过敏,在实验中含有8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的老鼠尸体可以致死棕树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