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尚香欲带阿斗回东吴,赵云截江夺阿斗

时间:2017-03-27 17:37:59

分类:孙尚香

历史上真实的孙尚香,无疑是一个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她的一生可谓命运凄惨,尤其是其爱情与婚姻!历史上孙权为政治联姻嫁妹子给刘备做夫人,是赤壁大战结束后的事。

当时刘备的甘夫人病故,孙权便想到通过政治联姻共同抗曹。而正是这桩联姻注定了孙尚香一生的凄惨命运。孙尚香下嫁刘备时是年方19的妙龄女郎,而刘备已是年近半百、数婚再娶的半个“糟老头”。这孙尚香不仅容貌端庄,而且才思敏捷,心情刚猛,有她几个兄长的风度。因此,让她嫁给刘备实在是很委屈,完全是出于被迫无奈所接受的毫无爱情可言的婚姻,并非小说演义上说的“美人爱英雄”那么浪漫。

孙尚香剧照

孙尚香剧照

史书上说这孙尚香的宅中是“侍婢百余人,皆执刀侍立。备每入,心常凛凛。”平常喜欢舞刀弄枪的孙尚香,竟在自己宅内安排百余名手执利刀的侍女,让刘备每次进入内宅,心里都感到很恐惧。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孙尚香对这桩婚姻的抵触情绪,婚后夫妻间的感情便可想而知了。孙尚香与刘备谈不上恩爱的夫妻情分只维系了两年,公元211年刘备亲率大军西进益州,夫妻俩自此便天各一方,永不相见。

当时,孙权闻知刘备西征的消息,便派遣舟船来接走孙尚香,并让她将年仅四岁的刘阿斗带回东吴,其目的自然是将刘备唯一的宝贝儿子当人质,为东吴讨回南郡之地。

孙尚香回东吴应该在建安十八年(213年)或十九年(214年)比较合理。《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说: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可见当时是强行从孙尚香处夺回阿斗的。从此,孙刘联姻不欢而散。重返吴郡的孙尚香才21岁,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均无孙尚香再嫁的只字片语记载,也就是说正富青春的她自此开始“寡居”生活。

如此重大的事件,却缺乏任何细节。当时的情况究竟如何?既不见于正史、野史,只能推断的。

孙尚香既然婚后生活得不舒畅,如今再继续奔向西北的四川,她当然会感到更不舒畅,和刘备既然没有多少爱情可言,回东吴成了唯一的选择,她当然会派人回东吴,把她的想法告诉孙权,要求孙权派人派车船来接她回去。

此时此刻,孙尚香自己也不知道回东吴之后是否会再重新回到刘备身边,即使有所考虑,不一定和刘备认真商量过。而刘备呢?这位夫人无温柔可言,他本来对之心存恐惧。年龄上的差距,也可能产生了自卑,如今回东吴的话,正好使他在心理上、生活上都如释重负,他不可能阻止。以孙尚香的个性而言,刘备不敢阻止孙尚香名正言顺地回娘家,即使阻止,孙尚香也断不会听他的。

这件事本来不致引起风波,关键在“欲将后主还吴”,按说阿斗虽非孙尚香所生,孙尚香此时是阿斗唯一的继母,随继母一起去外婆家乃是十分正常的事,但刘备和孙尚香的关系不好,事态变得严重了。

可以肯定,刘备虽对阿斗不太重视,但仍旧不同意孙尚香的主意,孙一意孤行,最后刘备的张飞、赵云两员大将一起出动,把阿斗夺了过来。对孙尚香来说,对孙权来说,自然是不够体面的。后人大都认为孙尚香准备把阿斗作为人质的,他们都没有站在孙尚香的角度想一想。

虽然婚姻的当事人并无幸福感,但对外界来说,当事人决不愿公开内幕,孙尚香此番归宁,刘备这方面不可能为之准备一大批礼物,带了一个阿斗,还多少有点风光。再说,孙尚香的心情应该十分复杂,虽没有正式宣布离异,重圆的可能也不多,带一个阿斗去东吴,实际上留下了今后再续前缘的伏笔。她不欣赏刘备是事实,也可能嫌刘备不重感情,或者年纪的差距太大了。但是,她当然也会想到再嫁给别人则无可能,习俗、舆论都通不过,而刘备尽管年老,再娶一房亲则无问题,即使本人无此意愿,周围的文臣武将也会怂恿他这样做。

孙尚香无声无息地回到了东吴。双方都作了冷处理,没有宣布离异。用现在的语言来说,从此夫妻俩就两地分居了。至于说,孙权谎称吴国太病重以欺骗刘备,而接回孙尚香,那是民间传说、民间戏曲的虚构,史书无此记载。

这一事件的后果是严重的,虽然不是立即发生变化,而是双方的对立逐渐趋于剧烈,关羽造成“威震华夏”的显赫武功,却被东吴的吕蒙所暗算,兵败麦城,被杀。诸葛亮的“联孙拒曹”转变成了孙权的“联曹抗刘”。如果刘备和孙尚香的联姻成为恩爱佳偶,或者至少是仍旧生活在一起,孙权不可能对关羽下此毒手,后来也不可能派陆逊在猇亭大败刘备,以致刘备羞愤交集而病死于白帝城。当然,历史就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不可能也无法“如果”,以上的逻辑推断仍有其合理性,也不能否认的。

孙尚香的其它文章:

与本文近似的文章:

阅读更多:孙尚香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