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
后宫泛指一夫多妻制国家中君主或贵族妻妾于皇宫或贵族府第的住处,后来又借指妃嫔。为了保持后宫女性的贞洁,后宫一般禁止君主或宅第主人以外的男性进入,职务多由女官和宫女担任,如需要男性仆役则以阉人(宦官)担当。
古代帝王对应星象天廷将王后寝宫称为后宫,也就是北极四,并不包括勾陈六星所对应王妃宫。后来反而不包括同体天王正位宫闱的皇后寝宫中宫,而专指妃嫔寝宫或再加上紫微垣其他相关职务如阴德二星、御女四星等。
中国的后宫在宫廷之内,是天子家庭生活的场所,也是皇后以下之妃嫔之寝宫所在。后宫内劳动职务由女官与宦官负责。
以唐代制度为例,后宫之职官由内官(妃嫔)、宫官(女官)、内侍省(宦官)三部门构成。内官即妃嫔,分为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每一妃皆一人)、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每一嫔皆一人)、二十七世妇(婕妤、美人、才人。正三品~正五品,每一妇皆九人)、八十一御妻(宝林、御女、采女。正六品~正八品,每一妻皆二十七人)。正六品以下之宫官则是负责宫中内职务的女官,分为“六尚”:尚宫(总务的工作)、尚仪(掌管礼乐)、尚服(掌管衣服)、尚食(掌管食物)、尚寝(掌管居住空间)、尚功(掌管工艺)。另置宫正,取缔后宫内违规者。内侍省则由宦官主理。
明、清后以“三宫六院”来指代内廷。皇城故宫内以乾清门为界,南为外朝,北为内廷。 “三宫”即指内廷中路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又称“后三宫”。 “六院”是“东路六宫(东宫)”和“西路六宫(西宫)”的总称,因各宫均为庭院格局建筑,故总称为“六院”。 “东路六宫”又称为“东宫”,即: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 “西路六宫”又称为“西宫”,即: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重华宫。
“内廷”即是皇帝与其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代指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