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五节

破五节,指每年农历正月初五,中华传统节日之一,根据东亚传统习俗,当日为新春假期结束,开始工作的日子。因为正月初一至正月初四的诸多禁忌,在此日全破,故北方称“破五节”,另外因为隔开了春节假期,神桌上的糕点撤供,新春的禁忌取消,南方称为隔开日。又因为财神玄坛真君在此日下凡,故称接财神、玄坛下降。

破五节

习俗

迎财神、开工

传统文化认为财神玄坛真君在此日下凡巡视人间,故当天需要拜玄坛真君(一般认为除了城隍土地神以外,众神在年底的送神日上天庭述职,只留下部将守护庙宇与神龛,正月初四接神日众神回返人间,唯独玄坛真君初五才下凡,俗曰“众神下来,独无财”。)

台湾及香港的公司行号,多将今日定为春节后的“开工日”或“开市日”,祭拜完玄坛真君,正式开始营业,并不需要看黄历、通书,俗称“隔开作事,不择日子”。今日有些较为讲究的商社或公司行号,会在元宵节以前,另择黄道吉日举行开工祭祀仪式,并举行新春团拜。

解除禁忌

正月初一至初四不许扫地、倒垃圾,认为这样会减少福份。故今日必须大扫除、倒垃圾(又称“送穷”,财神下凡,自然送走“穷困”了)。

所谓“穷”,暗喻正月初一以来所积存的垃圾,各地称谓不一,诸如“送五穷”、“送穷土”、“送穷灰”、“赶五穷”、“送穷媳妇出门”等。

其实古人亦具有科学常识,正月初一到初四,众人皆休假,垃圾亦无人处理,故曰“新春接福”,初一至初四不许倒垃圾,倒垃圾象征倒掉了“福气”。到初五,假期结束,可以清运垃圾了,这些垃圾不能不倒,否则影响卫生,于是就又称之为“穷土”。

各地特有习俗

北方人会在此日吃饺子(象征元宝)。江浙及上海一带多称这一天为小年,家族团聚。闽西客家人会庆祝定光佛佛诞。

破五节相关百科

破五节的相关文章

  • 正月初五“破五节”贺财神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起,那些闭门休业的商铺,有些就开始经营了。因为按旧时的习俗,商铺从除夕开始到初五都是不营业的,人们都要在年前就买好过年的物品。” [阅读]